走进阿百腊书屋看当地布朗族教育

 

 

 

      7月11日,东润公益基金会携手北京柳荫书院共同发起并资助的阿百腊书屋,在云南普洱市澜沧县芒景村正式建成,阿百腊山庄为书屋提供了场地支持。阿百腊书屋意在为当地1-4年级学生提供补充课外读物,以科学普及类与国学类图书为主,以便当地孩子在师资匮乏、知识信息获取不完善的客观条件下,能自主能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而为未来继续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孩子们的教育情况,东润公益基金会与北京柳荫书院调查走访了芒景村的童蕾希望小学,并采访到任教于此的倪帕老师。

 

 

      倪帕老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据他介绍,这所小学是芒景村唯一的一所学校,由童蕾女士联合中国福彩与中国体彩共同资助修建。学校设有一到四年级,共有八位老师,学生共有140人左右;学科设置上,有语文、数学和绘画、茶艺、民族歌舞、围棋等兴趣课,但缺少英语科目。四年的学习结束之后,学生们要去离家很远的县城继续完成他们的学业。

 

 

    “相比于城市,这里的教育资源还是太匮乏了。”倪帕说道,“在与城市学生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的知识面很广,与人交流的能力也很强,这是我们这里的孩子所缺乏的。”倪帕还表示,当地的师资力量十分不稳定。“想留住一个好老师太难了,调到这里支教的老师任期一般为三年,有的任期更短。在他们对这里熟悉之后,正要出成绩之时,有的人被调走,而有的人则自己选择离开。”对此,倪帕认为,培养对布朗族有认同感的教师十分重要。

 

      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有很多都是直接与布朗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相关联。“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布朗族的使命,在让这些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丢掉原来的东西。”倪帕说,“我们有些孩子在穿上本民族的服装,唱起本民族的歌曲时,会胆怯,会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现象。这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因此我们要从小给他们树立一种观念:布朗族的文化并不是与时代脱轨的,它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粹,是值得骄傲的。”

 

 

      在谈到阿百腊书屋时,倪帕老师对东润公益基金会和柳荫书院表达了感谢之情。他表示,书屋的设立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支教活动也很好地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接触到全新的人文历史知识。

 

      在阿百腊山庄,我们还采访到山庄的负责人王莉女士。说起建立书屋的初衷,王莉表示,当地的孩子除了课本以外,可读的课外书很少。因此在东润公益基金会和柳荫书院的支持下,她决定为孩子们开放这间书屋。

 

 

    “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很高,这几天经常有七八个孩子结队自发地来这里读书。”王莉的言语中透露着喜悦,“这让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读书能使孩子们在暑假的闲暇时光里也能受到知识的熏陶,得到进步,而不是让时间白白地荒废掉。”

 

    “这里的教育与我们小时候相比已经好很多了”王莉说道,“但作为有能力的新一代布朗人,我们有义务使它变得更好。只有布朗族的孩子们真正地走出去,布朗族的文化才能被更广泛地认知和传承。我们也希望这里的孩子们知识更加全面,性格更加开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此外,王莉还提到了对于“家”的归宿感——“我们更加盼望着,这些孩子们学有所成之后,能够回来建设更美好的景迈山。”

 

      采访的最后,王莉再次对东润公益基金会和柳荫团队致以了谢意,同时她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能重视山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一起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

 

      未来,东润公益基金会将持之以恒地对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儿童予以关注和支持,以帮助更多处于不利境地的儿童获得更为公平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