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灰成科学探索灵感,他说创新就是不断尝试、思考和突破 


看点:还记得上学时老师擦过黑板后的“白雪飘飘”吗?还记得值日生擦过黑板后的“白骨爪”吗?这几乎是每个人童年时的记忆,但是现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郭见微却将这个发现变成了一个有趣的科研课题,并且凭借这项研究获得丘成桐科学奖物理奖铜奖。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并且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

 


粉笔灰很呛人?他从这里开始科学探索之旅


      “小学的时候同学们经常说一句话:‘第一排的口水,第二排的粉笔灰’,我又想到初中的时候搞卫生擦黑板的时候,粉笔灰总是很呛人,后来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希望搞清楚粉笔灰的分布情况,具体的想法也越来越成熟。”健谈的郭见微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了他们的课题。虽然课题有趣,实验看上去也十分简单,但是却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做的课题简单来讲就是粉笔灰扬尘现象的模拟和研究,主要使用流体计算软件进行方程的计算和模拟,而且要用实验来验证最终的结果。”


       有一个手帐本,专门记录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从生活的细微处发现问题,并且进行探索,可以看出郭见微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大男孩,但是在他看来,除了好奇心之外,耐心也非常重要。


      “很多想法一开始被提出的时候往往都没有被很好的表达,大部分人在没有耐心听下去的情况下,就给“奇思妙想”的人扣上了不切实际或者做不了的帽子。”在他课题确定的初期,有几种声音一直贯穿其中:

       1、这个课题看上去很难,怎么可能做出来。

       2、你怎么知道怎么做呢?

       3、太难了,别做了,还不如准备高考有意义。


     “所以很多孩子的好奇心是被短视和愚昧扼杀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保护好奇心之前,能不能先仔细听听那些听上去肤浅,甚至很弱智的想法,然后引导孩子们再进行深入思考?”郭见微说,对于老师和家长们来说,与其思考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还不如更多的给他们耐心,听到孩子们思考。

 


拥有探索、创新能力的人更喜欢迎难而上,尝试、思考并突破


       除了在科学方面的探索,郭见微也喜欢思考,并且通过文字记录自己的思考。在他的文字中,创新与探索是两个高频出现的词,在他看来一个拥有探索能力的人和没有探索能力的人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同样是做一件事情,或者完成一件任务,如果任务难度超出范围,拥有探索和创新能力的人一般都会迎难而上,自己查资料,琢磨原理,动手操作。换做是没有探索、创新能力的人呢?我从这种人口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没学过,我怎么会啊?’于是他们就放弃了。”郭见微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创造出认知范围之外的东西的能力,创新首先需要自我学习的能力,当一个人可以独立学习知识和思考,拥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时候,就会拥有创新能力。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就是不断尝试、思考并突破。


       除了探索与创造力,批判意识和对社会发展的关切也在这个大男孩身上留下很深的印记,这在很多中国学生身上是非常缺乏的。在他看来,判断就是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信息,然后理性的下结论。理性则需要逻辑严密,理由充分,思路清晰。而批判性思维就是面对一种现象,去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

此外,郭见微还坦言自己有一点“强迫症”,“我喜欢学习或者是在实验室做研究的过程中,所有文件和用品都标记、分类、封装。如果收拾不好的话就会特别难受,完全不能保持清醒,所以会花很多时间精力在整理东西和打扫卫生上面。”


教育应该像马拉松,但社会氛围太过浮躁、功利


       由于从小就在接受传统的教育,郭见微对于教育的思考从未停止。对于中国教育为何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他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认知方面出了问题。


    “正如‘空心人’的概念,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出现,是因为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人生竟是一场马拉松。”他认为,“空心人”有一点像轻度的抑郁症,对学习、对很多事情他都没有什么心思,没有任何兴趣。这跟我们学生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原因就是他在小学到中学的这样一个长远过程中间本来是应该符合教育规律的,应该像马拉松赛跑,但是却把对 他的要求不是放到最后获得优胜,而是在一两千公尺的短距离内领先,本来是应该跑四万多公尺的,却要求在一千多公尺的地方要在第一方阵的位置,而不考虑他的兴趣和整个能力的分配。


    “很多学生都已经失去了再去奋斗的动力,取而代之的是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后的那种可怕的安逸。”


       这就是认知的偏差。我也经常被问到“你们这个专业以后出去就业如何”这样的问题。提问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大学是职业生涯的跳板的浅显认知?


       为什么今天很难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呢?看看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氛围,是浮躁的,功利的。一直以来总有权威人士告诫我们什么是“没用的”、“错误的”,做了就是浪费时间的事; 而那些“有用的”、“正确的”,则一定会趋之若鹜。我们忽略了更高层次的思想和认知:高瞻远瞩、不纠结于当下蝇头小利,而是选择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