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东润丘奖学子系列︱徐一然 (下)父母给了我怎样的影响

 

导语:“无论你对科学的哪个领域感兴趣,我觉得东润丘成桐科学奖都能让你在这里面找到你的一片天地,甚至你还能够因为这个结交很多跟你有相同兴趣的人。”徐一然这么总结她参赛的感受,今年秋天她即将奔赴伦敦,就读伦敦大学学院。



 

问:什么时候开始计划留学?

答: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想留学,我只是希望我能够越早去到那边越好,然愿意留在那里,是我当时的想法。从澳大利亚回到中国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喜欢中国,感觉大家互相好冷漠,也不互相打招呼。我就觉得,为什么就不能像澳大利亚人那样互相理解。当时我其实就是这么想的,包括和你周围同学,你会发现大家喜欢的东西真的不一样。所以我当时就有了留学的打算。再加上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对英语的兴趣很大,我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的吧,等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剑桥新概念的一二三都已经学完了,已经开始学四了。我觉得是我对英语的这种兴趣,觉得留学是我愿意去做的一件事情。

关于时间管理,我觉得在自己能够有时间的时候,比如说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时候,尽可能地去拓展自己的兴趣,然后去尝试更多的事情,这样你才知道你到底喜欢哪一个。如果你有留学意愿的话,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就是尝试出国或者是做一下交换生之类的,去尝试一下你到底是真的喜欢留学,还是说你只是憧憬了一个并不现实的状态。其实留学里面有很多苦的,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去了以后的水土不服和文化差异问题。当权衡利与弊以后,你才做出最终的决定,这个决定才应该算得上是理性的。

关于我的文书。我最后的决定是决定去英国,英国的文书其实非常非常地有局限性,因为它必须只能写你学术相关的东西,它不像美国给的那几个题目都非常非常地广,你写什么东西都可以,你甚至可以写你的意识流,写出来一篇非常非常棒的文章。所以说,这个时候那些竞赛,包括一些你对于学科的认识,在学科领域看了什么书,都非常非常地重要。招生官主要看的部分也是这些,我觉得就是文书里面当时写到的就是我参加过哈佛大学办的那个夏校,然后再加上东润丘成桐比赛我也写到。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比赛,我也有提到一两句,包括我对于我申请的这个专业的认识,我读过的书,这些大概就已经能够构造出一个非常非常完美的英国文书了。英国的文书整体来说就是我觉得从思维的宽度来说,还是比美国稍微简单一些,因为它毕竟只需要你去专注于你学的那个专业,一切围绕着那一个点展开就可以。

面试的话,我录取的这个专业是没有面试的,我参加了牛津的面试。因为我在第二年的CIE考试里面有一个科目发挥失常了,所以我最终没有拿到牛津的录取通知书。但是我把我面试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这个可能也真的只是申请牛津的人会面临到面试,因为伦敦大学的话,有一些比较好的专业,像人文社科,像我申请的这些专业其实是有文书的要求或者说是有额外的写作任务的。但是,它并没有面试要求。关于面试的话,我觉得充分地了解你的个人文书里面的东西,这个很重要,因为他会问到,也是相当于是以另外一种方式验证你说的是不是真实的。他会问到很多专业领域,会挑战你在那个专业思维的极限。如果你答出来了,他会去问你一个更难的问题,就是这样子,所以一定不要紧张。因为可能你已经很棒很棒了,但是招生官因为你已经很棒了,他还想看看你到底能够把你迫使到什么地步,你现在的极限到底在哪儿,他可能最关注的是这个。



 

问: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父母的协助是哪些?对此,你认为父母如何做,提供哪些帮助,充当怎样的角色是有利于学生申请的?

答:我父母给我最大的协助就是支持我,无论我做什么样的选择,他们会帮助我。在整个过程中,就是理性地去分析。我父母也不是说我做什么决定,他们都会无条件地支持我,他们在听完我对那个事情的想法、看法以及我的决心的时候,会让我冷静下来分析,然后再决定这个决定到底是不是对的。反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当时决定放弃美国申请的时候,真的是考虑了很多,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坎。因为我高一、高二的准备都是往美国走的,但是在我去了一趟美国之后,我一下子发现美国好像不是我喜欢的,这个时候再转的话,真的对我有利吗?我真的能做到吗?当时父母的鼓励真的对我还是起到挺重要的作用的。除了感激,还是感激。有两点我想说的,其中一点是我想引用我们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王主任的话,他当时其实在家长会的时候跟家长说过,就是在你申请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因为他真的尽力了。有一些考试,比如说ISAT,你可能有的时候真的已经努力了,但是最后成绩被取消了或者是因为最后没有发挥好,很多不可控因素其实都在影响着最后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孩子在申请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父母可能能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支持和鼓励。第二点是我一再强调的,父母应该支持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我们学校就有类似的情况,我有一个很好的好朋友,她的父母就都是希望她未来去做律师,但是那个女孩其实她并不是很喜欢律师。所以说,我觉得作为家长,应该去多聆听孩子到底希望自己学什么。有的时候家长苦心,知道律师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好,挣钱多,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学了的话,也许有什么资源可以用到之类的。但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的建议也真的是只供参考。

 

问:关于给那些计划把孩子送到国外的中国父母,你有哪些建议?

答:其实,我相信如果父母要把孩子送到国外的话,应该是已经有很详细的规划了。我觉得我能给的建议就是跟刚才的很相似,首先就是要多鼓励孩子,无论父母跟不跟他一起出国,陪同他一起读书,出国都是一个适应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挺艰辛的,包括过语言关,包括水土不服,包括文化差异,甚至是有一些潜在的种族歧视问题,这些问题都会成为一些小坎坷。我觉得父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支持、多鼓励,然后告诉他出国留学的好处有什么。因为确实很多人都说到,你出国以后,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弄,连水管都要自己修。生病的时候,大家都会很想家,父母能给的最多的就是关怀和支持。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所以一下子会变得独立、成熟之类的,真的会改变很多。

无论什么事情有兴趣以后,它都会进入瓶颈期,都会有一定的难题。这个时候我觉得父母可以更多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支持他们度过这个瓶颈期,这个我觉得也非常非常地重要。因为无论什么兴趣,当你每天都要重复地去做的时候,难免到瓶颈期的时候,就会有放弃的念头。如果说这件事情是他真的感兴趣的,而且有意培养成一个特长或者说是一个学习上的一个专攻,坚持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我也更赞成于西方教育,他们不会说要求你去补你的短板,他们要求你让你优胜的地方更加优胜,让你过人的地方更加过人,我觉得这个真的很重要。未来大家都在不同的领域里面发展,你不可能一个人会在所有的领域里面都发展。其实最终最感兴趣的领域才是未来职业最相关的领域。从小的时候来培养这个兴趣,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就算一个兴趣不是最终的职业,可能也会成为他毕生的一个爱好。我希望所有同学都能够作出让自己不后悔、最满意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