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学前教育东润公益基金会走进“山村幼儿园” 

 

       2018年2月,东润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意向并向其捐赠善款,用于资助“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近日,双方拟定将贵州毕节地区作为此项目考察调研的第一站,东润公益基金会将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起走进中国最贫困的贵州毕节地区的“山村幼儿园”,与那里极需要关怀和帮扶的学龄前儿童面对面。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腹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连片贫困区已存在多年。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的一份名单中,毕节市下辖的2区7县中,竟有1区6县都是贫困区县。加之贵州是务工人员输出大省,其子女的学前教育可想而知。许多当地孩子的家长,仅有小学文化,在这样的条件下,谈及幼儿园和早期教育是十分奢侈和不现实的。因此,陪伴数以万计当地孩子成长的,只有孤独。

 

 

 

      由于缺乏家庭关注和爱护所导致的悲剧已经遗憾地发生过不止一次了。2012年11月1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街头,5名男孩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其年龄均在10岁左右。2015年6月9日晚,同样在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4名儿童在家中服用农药自杀。

 

      当一个天真烂漫、未成年的孩子选择自杀的时候,其内心有多绝望大概我们很难想象。但这并不是个案,根据研究人员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在贵州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2.88%,也就是说,10个孩子中,就有超过1个想过自杀,而在贵州,留守儿童比例超过40%,这是多么让人心痛的现实。

 

      针对这样的现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幼儿园很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陪伴与沟通,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往往缺乏这种能力。这种交往能力的缺失,进而会对孩子长大以后性格的培养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尽管不少农村孩子存在孤僻问题,但如果从早期开始培养,让孩子不那么内向、防备、不信任,效果则要好很多。

 

 

 

     “山村幼儿园计划”正是针对此严峻的社会问题而设立。服务最底层20%儿童的学前教育,作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09年发起的一项社会试验项目,目的是探索符合中西部山区特点的学前教育普及方式。项目在试点地区招募符合条件的幼教志愿者,将村里闲置房舍资源布置为活动场地,志愿者经过培训后以“送教入村”方式为幼儿就近提供早期启蒙教育。东润公益基金会经过持续关注和认真思考后,在今年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起携手,着力解决中国贫困地区儿童早期教育问题,并以此为手段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为最终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而贡献自己的力量。